焦点热议:行燕山北麓 走百里画廊
来源:央广网时间:2023-05-23 15:16:35

江山墨染,分外妖娆。呈远古绵亘的燕山山脉,又如约而来装点绚丽瑰奇的人间。长风中轻啸的辽代大明塔,在塞外北疆的玉龙大地,又吟诵出了新的诗篇。这里是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漫卷轻风徐徐展开了一幅燕山北麓清灵媚人的画卷。

古都存古韵 山水情谊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千年古都,山水宁城。” 宁城,史称“紫蒙之野”,位于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辽代的中京所在地,是辽代中晚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辽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中京(辽代五京之一)遗址上的千年古塔。 齐学涛 摄

80年代初期,产自宁城县的宁城老窖酒,被端上了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让宁城县一夜之间迅速走红。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宁城县从区域实际出发,找准定位、谋划出路,2019年,作为全自治区的第一人口大县,宁城县一举退出了全国贫困县序列,现在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原地保护馆、辽代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城遗址、现存国内体积最大的实心砖塔、内蒙古最大的设施农业、林果产业观光基地、中国北方天然最热温泉、最久的文冠果古树群、最长的冰石河、最大的原始次生林……宁城县拥有富集的生态资源,即使是现代化的元素林立其中,它依然古香古色,魅力十足。

全国最大的化石保护馆宁城道虎沟古生物化石保护馆。齐学涛 摄

炊烟袅袅处 田园蔬果香

紫蒙湖景区一角。齐学涛 摄

宁城县也是农业大县,自然风光的秀美也致使耕地面积不足,全县人均耕地面积仅约两亩,而且山坡地居多,一些农民不得不靠天吃饭。“山栽果,川种菜。” 宁城县立足中国北方高原寒地自然环境特点,决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战略决策。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建成6类6个万亩设施蔬菜种植园区,64处千亩日光温室园区,58个设施农业专业村,注册4类4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52万亩,年产蔬菜126万吨,产值53亿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500元。

宁城县万亩番茄园区鸟瞰。齐学涛 摄

全县建成万亩以上林果乡镇6个、千亩以上林果基地38处,果树经济林面积已达25万亩,盛果期面积8.2万亩,年产果品15.6万吨,产值7.8亿元。成功培育出了宁城富硒苹果,注册了“宁城苹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宁城苹果被评为“中国十大富硒品牌”。

过去,宁城县的农民也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靠着春季的一犁拉开新一年的希望。如今,宁城县的蔬果远走它乡,经济效益持续翻翻,农民得到了实惠,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

心归是故乡 逐梦在远方

蜿蜒的505旅游公路穿过山间林海,像一根游走的画轴,穿联起沿途的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国家4A级景区,在55.6公里的天然风光里,延展着清丽的诗与远方,抒意出“燕山北麓·百里画廊”。

黑里河森林温泉度假中心。齐学涛 摄

宁城县虽没有壁立千仞,江河奔腾的雄伟气势,却独得青峰秀丽、溪水潺潺的宁静悠远。5月初,在杜鹃花烂漫的时节,宁城县拉开了2023年宁城县文旅活动的大幕。

505旅游风景道,被命名为“燕山北麓·百里画廊”。旨在依托宁城县黑里河流域特有的生态资源,把紫蒙湖、道须沟两处国家4A级景区,大坝沟、杜鹃山、黑里河漂流三处国家2A级景区,以及赤峰南部旅游集散中心、黑里河民宿集群、松枫山庄、福峰山等旅游集群提升整合,并向毗邻的喀喇沁旗延展,着力打造有灵魂、有延续、有活力的高品质线性生态旅游区。

山水中京,田园宁城。齐学涛 摄

宁城县作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高度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业,确立了“商旅兴县”发展定位,实施“旅游+”发展战略,以打造王牌景区与核心景点、全面加强旅游交通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等工作为重点,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举全县之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进程,倾力打造中国北方最美文化生态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

燕山北麓,百里画廊;山水中京,田园宁城。宁城县正在绘聚出一幅春语秋韵、夏舞冬梦的千秋诗画,为游人奉上一份超凡脱俗的盛世美卷。(郝天星 夏春 张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