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苏家燚练习中 记者 梅韬 摄
表演现场(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川剧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台上,艺人头一扭,手一挥,黑脸、白脸、红脸、花脸,瞬间就能变出来。在前不久的芜湖二中(安澜中学)第38届文艺汇演暨安澜教育集团首届艺术节上,来自该校初二年级的苏家燚闪亮登场,施展变脸绝技,摇身连变8张脸谱,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掌声和喝彩声。
今年14岁的苏家燚,自幼就对中国戏曲艺术及戏曲人物颇感兴趣,没人教就自学表演,用行动诠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谈起和川剧结缘,苏家燚的父亲苏斌告诉记者,3岁那年苏家燚迷恋上了戏曲频道的川剧变脸,戏曲人物脸谱的变幻莫测让他痴迷。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爸爸带着他专程去了一趟成都,让他和川剧变脸来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就是这次的成都之旅让他彻底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征服。
回家之后,苏家燚和爸爸开始查阅大量资料去钻研脸谱是如何变幻莫测的。虽然川剧变脸可查阅的资料实在是少之又少,很多次爸爸想放弃了,可苏家燚依然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练习肢体动作。3岁孩子的执着让爸爸也备受感动,于是带着他再一次来到了成都,父子俩每天穿梭在成都各大剧院等观看川剧变脸,最多的一天看了18场演出。终于在一个川剧变脸演员的指点下找到了专门生产川剧变脸服装道具的工厂,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如此迷恋川剧变脸艺术后非常感动,特意为孩子量身打版定做了一整套川剧变脸服装道具。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自己心中的热爱,苏家燚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小小的他每天穿戴着8斤重的服装道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一层层的脸谱经常会让他喘不上气来。原本白白嫩嫩的小手,因长时间的练习,布满了老茧和道具划开的一道道伤口。无论春夏秋冬,只要练习变脸,便是从头湿到脚。看着孩子每次练习完后大口大口地呕吐着,爸爸无数次地劝他放弃吧,可苏家燚从不抱怨从不言弃。
与川剧变脸结缘的这11年来,凭借着出众的天赋和坚持不懈的练习,苏家燚的变脸技术日渐成熟,如今最多一次能变化出16张脸谱。学习川剧变脸的过程让苏家燚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热爱、什么是坚持、什么是付出、什么是收获。未来,他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够登上更专业舞台,考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系统专业地学习,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发扬光大。
大江晚报记者 奚璟
关键词: